曲靖二中兴教中学
地址:曲靖市麒麟区太和西路万丰商城内
报名电话:0874-3210128
详情
以有限课堂,探索无限可能

曲靖二中兴教中学同课异构教学竞赛

四十分钟的时长,三尺讲台的面积,一节小小的课堂有多少种呈现的可能?

从遥远的星河,到身边的微尘。从宏大的冰川,到微小的细胞。同样的课题在不同的教师手中,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?

2022年4月18日,曲靖二中兴教中学同课异构教学竞赛正式拉开帷幕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四个学科的老师,在为期两天的赛程里轮番角逐,展现出属于自己的优质课堂。

1651111911118386.jpg

数学:椭圆及其标准方程

在本次理科组教学竞赛中,数学组的三位老师的授课更是让人兴奋,三位数学老师进行同课异构,对“椭圆及其标准方程”用不同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行授课,其中以教研室主任黄勇老师为首的数学授课拉开了竞赛的序幕。

黄勇老师以“圆”为切入点,用卫星运行的轨迹启发学生思考,然后用教具展示了椭圆的形成过程,最后通过用“求轨迹方程”的步骤带领学生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。黄老师的授课充分体现了把数学贴近生活。

1651111973747944.jpg

戴兴飞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图,让学生猜想实物图的形状,从而引入椭圆,然后让学生分组用教具画椭圆,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椭圆的定义, 最后让学生通过类比圆的方程形成过程,从而推导出椭圆的方程。体现出了课堂教学中“教师的主导性”“学生的主体性”。

王正江老师的授课更是生动,有趣,让每个学生都使用教具来刻画椭圆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然后从学生画图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,归纳、总结出椭圆的定义,最后带领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,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环环相扣,行云流水,充分展现出了兴教“以生为本”的教风。

物理:生活中的圆周运动

在本次理科组教学竞赛中,物理组的两位老师的授课真是令人醍醐灌顶,《生活中的圆周运动》是高一物理比较典型的一节规律应用课,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,提升物理素养。两位物理老师通过对“火车转弯问题”用不同的物理思维方法进行授课,基于同课异构的思想同一节课用不同的处理方法,目的都是便于学生的学习,最大化提高教学效果。

1651112095198911.jpg

两位老师的授课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依据,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,体现"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师为主导”的新型师生关系。其中王兵老师的授课充分体现了物理贴近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特点,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环环相扣,层层递进,让学生享受课堂,体会生活中的物理乐趣。学生以“工程师”的身份参与到“道路建设”的设计中,既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物理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像设计道路转弯处、设计桥梁等大事,又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理现象无处不在、物理规律是支配现实生活中各种奇妙现象的原因,激发他们对物理的热情,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。

1651112141407397.jpg


刘超老师的授课,深挖学生的基本功,通过合理构建知识体系,利用习题探讨“供需平衡”问题,从较简单的火车转弯问题(水平面内圆周运动)谈起,先讨论了火车在水平路面的转弯,再进一步讨论火车在斜面轨道的转弯,较全面、具体地涉及了日常生活的道路建设中跟圆周运动有关的方面,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。

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、是物理教学的根本,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,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,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,水中月。我相信在物理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,物理中的一切难题我们都能迎刃而解。

化学:化学反应与电能

化学组的两位老师充分展示了学科特点,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现象,在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中,既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,深化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研究模型的认识,又提升了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感。

1651112190624105.jpg

1651112418142750.jpg


张艳娇老师以课前小故事的形式设置化学情景,提出问题,引入课堂。首先带领学生将铜片和锌片插入到稀硫酸溶液中,连接导线和电流表之后,再次插入到稀硫酸溶液中,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带领学生分析产生电能的原因。然后结合多媒体动画细致的分析了本节课的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,用课堂练习检验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。接着进入了本节课最具特色的小组讨论环节,张老师首先提出讨论的问题,并对学生进行了提示和指导,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表意见,充分发挥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。课堂的最后环节,张老师将本节课知识点进行了小结,再次强调了重难点,布置了能够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后作业。

1651112253141072.jpg

1651112292142078.jpg

刘桂红老师则是以生活中的用电器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产生的电能?紧接着让学生配合做实验,使学生充分参与实验过程,并描述实验现象,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,最后得出结论。在实验过程中突出重点,化解难点,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转变了学习方式,并逐步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。刘老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利用化学口诀总结之后,让学生记忆并当堂检测,从学生做题反馈来看,学生掌握情况很好。整堂课刘老师的讲解激情澎湃,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。

生物: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

生物组共两位教师参与了课赛,张乃文老师和李赶权老师作为任教两年的年轻教师,积极表态并踊跃参加,为了达成同课异构的质性进步,两位老师在确定了教学主题内容之后,充分利用课下时间 ,挑灯夜战全身心投入到备课环节,该阶段虚心请教,精益求精。最终完成了预备和完善工作。

1651112331174923.jpg

张乃文老师以导入——分析——总结式课堂结构,赋予实事求的语言描述,将DNA与基因的关系准确清晰地呈现给学生,课堂中,张乃文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形式把理科知识表达得惟妙惟肖,学生积极参与。整堂课结构完整,知识点覆盖全面,将高考和会考知识点全面展现。

1651112380214240.jpg

李赶权老师意气风发,流畅的语言让整个课堂处于紧张和激进状态,学生们和评委老师一度被感染且聚精会神参与到课堂,李老师的课堂是流畅且完整的,板块区分明显,知识点的衔接循序渐进,一堂标准的示范课呈现,他用音符与曲目的多样性来类比碱基与基因的多样性,简单明了且具备绝对的科学性,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最该采纳的形式。

说课过程中,两位老师能有条不紊地将自己的课堂特征概括出来,并以教学反思为主,充分体现教师的自我修养。

各具特色的课堂导入,各不相同的教学过程,为我们呈现了相同课题下风格迥异的课堂。罗素说,参差多态乃世界之本源。一节小小的课堂有多少种呈现的可能?理科组的老师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论证了这个问题的答案。不管是黄钟大吕,还是余音袅袅。无论是巍巍然如高山,或亦汤汤乎如流水。正是因为各有千秋,交流才变得充满意义。

理科组的同课异构教学竞赛已经落下帷幕,文科组的比赛将于下周正式打响。那些横跨古今、纵览中外的文科课程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?敬请期待。